3月16日,東莞舉行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新聞發布會,發布《東莞市推進中小學科學教育實施方案》。方案提出加強科學教育品牌建設,要發揮現有百校創新人才培育基地、創客教育(培育)學校等學校的科普資源優勢,進行重點扶持,鼓勵學校辦出科創特色,打造一批全省知名科創品牌學校。

▲東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了創客培育中心、微農業園、科普長廊與多個科技功能室。(資料圖)
優化科技競賽活動
方案提出,要深入實施以普及類活動為基礎、優選類活動為引領、拔尖類活動為示范的青少年科技競賽品牌培育行動,發揮好科技競賽活動的導向和示范作用,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五項學科競賽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、模型比賽等系列科技競賽活動。
同時,出臺市中小學科技競賽活動管理辦法,規范流程,細化要求,提升效能。對標國家、省科技競賽活動白名單,出臺市中小學科技競賽活動白名單,優化我市競賽活動項目,鼓勵研發本土特色的科技競賽活動項目。

▲松山湖第一小學學生走進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(資料圖)
開展“科普研學”實踐活動
根據方案,東莞將大力推動校外研學點建設,發布精品科普研學推薦路線,促進科普研學專業化和多元化發展。通過聯合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、科技企業、青少年活動中心、校外教育機構等單位,開發工業研學、生態研學、智慧研學、智造研學、非遺研學等豐富多彩的研學項目。讓青少年走進中國散裂中子源、松山湖材料實驗室、東莞先進制造企業生產線、大科學裝置科研院所實驗室等科普基地,開闊青少年眼界視野。
深入推動校館合作,利用節假日開展學生專場或家庭親子等相關科普研學活動。支持有條件的科技場館、科普相關企業及其他科普教育基地開發主題式、項目式研學課程。推進對外交流工作,鼓勵開展科學夏令營、科學冬令營,推動與港澳臺地區進行青少年科普交流活動。

▲沙田轄區內已有3所廣東省航空航天特色學校(2023—2026)(資料圖)
共建科普特色實踐基地
方案還提出,要發揮現有百校創新人才培育基地、創客教育(培育)學校等學校的科普資源優勢,進行重點扶持,鼓勵學校辦出科創特色,打造一批全省知名科創品牌學校。加強校企合作,共建科普實踐基地,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并支持科普教育工作。
培育一批市級科普教育示范點,定期開展主題性科普實踐活動。三年內遴選科學教育實驗鎮街(園區)不少于18個,科學教育實驗學校不少于180所,優秀學生科技社團不少于300個。

推進數字化科學教育資源建設
通過推進全市共享優質數字化科學教育資源,用好已有的信息化平臺,構建全市中小學科學教育網絡陣地,開展數字化科學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。建設全市中小學科學教育網絡門戶,聯通科技部門科學教育有關平臺,通過公眾號、視頻平臺、知識庫等媒體推進科學教育和宣傳,每年建設數字化科學教育資源不少于1000個,開展師生科學數字化作品網上展評活動,推動科幻故事、科普動漫、科技文創等蓬勃發展。